《小舍得》 一道没标准答案的选择题

2021-04-21 12:21: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杨文杰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教育理念的差别不仅在家长之间存在,老师中同样存在。数学钟老师代表着崇尚丛林法则,更应试、更注重结果的一类,在课外机构中更为普遍。例如他当公立校数学老师期间私开补习班,教超前内容。田雨岚举报后面临被学校开除也坚决不认错,因为他认为自己在课内该讲的内容都讲了,在课外给学生加难度是为了增加竞争力。在奥数金牌班延续了狼性教学方式,对靠努力跟上进度的颜子悠动辄责骂,对有数学天赋的米桃格外偏爱,甚至自掏腰包给家境清寒的米桃交测试费。他有一段拒收田雨岚儿子进金牌班的名台词广为传播:“人家米桃考100分是因为卷子只有100分,你家孩子从一年级就补奥数是一路扶着上来,他考94是因为只能考94。” 现实中,这样的老师并不鲜见,家长一方面如履薄冰知道对孩子不好,一方面又为了成绩趋之若鹜,削尖脑袋追逐所谓“名师”。

  所以,每当钟老师与田雨岚发生冲突,弹幕里都炒翻了天,这就是现实中所有人在价值判断和选择时,会出现的矛盾。它反映的不是钟老师一个人的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班主任张老师则代表着另一种教育观,更多讲公平教育。张老师和钟老师在剧中是男女朋友,二人经常因为教育观念产生冲突。很多网友在争吵钟老师究竟是好老师还是坏老师,现实的复杂性令这个问题无法简单回答。但从目前剧情呈现的效果来看,至少主创在通过钟老师和张老师的对比,来批判过度的课外教育,反对钟老师的教育立场。

  学霸颜子悠VS学渣夏欢欢

  过度应试教育产生了哪些反噬力?

  父母奉行怎样的教育理念大致决定了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长模式。田雨岚的儿子颜子悠自律好学,勤奋上进;南俪的女儿夏欢欢热情活泼,多才多艺。但是由于两个母亲的暗中比较,无形中延续到了下一代的攀比上,孩子在不知不觉当中沦为父母比较的工具。

  《小舍得》从孩子的角度展示了过度应试教育强大的反噬力。原本在快乐教育理念保护下自我满意度很高的夏欢欢,因为没有课外补习成绩亮红灯,丢了班干部的位置。即便南俪夫妻百般劝解,最终还是拗不过夏欢欢的强烈要求,报了“择数”的竞赛班。很多没有孩子的观众表示不理解怎么会有自己哭着喊着上补习班的?事实上剧中台词给出了答案:在唯分数论评价体系影响下,孩子们的慕强心理造成同学之间也是用分数来区分优劣。学习好就等于优秀,而张老师在选班干部时特意提示的“乐于为班级服务、团结同学”等多样化标准就显得非常苍白。

  学霸颜子悠,除了整天上补习班让观众同情,让田雨岚显得面目可憎,还有对应试教育的反讽意味。在剧中,已经考进金字塔尖“金牌班”的颜子悠仍然被钟老师嫌弃,就是因为缺少数学“天赋”,在钟老师看来,这份天赋靠后天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的。成绩保持年级前三,母亲田雨岚仍然时常表达不满足。

  但是,这两个对颜子悠的教育拥有绝对评判权的成年人,都没有看到他最最宝贵的优点:自律勤奋,善解人意,性格温和会安慰朋友。他喜欢生物,养蚂蚁,钻研昆虫,小小年纪就找到自己的热爱,想做一个生物学家。

  要知道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品格和习惯才能决定一个人最终达到的高度;我们都已看到,应试教育最大弊端是教育出流水线一样的做题家、空心人,他们被训练得考试优秀,技能喜人,从学校系统走向社会,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职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家长和老师可以永远“鸡娃”,也没人能一直“佛系”,时刻矫正自己的观念,用更健康的心态去呵护孩子的成长才是正道。就像一位教育学家所说,“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要慎用手中对孩子的权力,因为我们的权力太大了。”

  文/记者  杨文杰

  统筹/满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