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娱:“世界第二大票仓”正遭遇信誉危机

2016-04-21 15:32:54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彦 责任编辑: 字号:T|T
摘要】在中国电影成为世界第二大票仓的当下,一连串票房造假、偷报、“踩红线”等问题接踵而至,已然造成某种“信誉危机”,却很难将责任简单地划归给某一方了事。

  但就在姜涛澄清言论的同时,仍有院线经理坦言,“票房注水”现象确实存在。他说:“首先,‘注水,的定义太过模糊。在商言商,有片方愿意按正常售价自掏腰包购买专场,影院不会拒绝。”他甚至反问:“点映场、包场、送票后无人到场的这些场次,究竟算注水还是真实场次?”院线经理这般欲说还休,与其说这是个谁都无法言明的模糊边界,不如看成国产电影中,确实有一些片方、发行方“误入歧途”。比如央视新闻频道昨天报道,2015年的票房冠军《捉妖记》就在上映尾声先后采用了3种“注水”手法,陷入“票房造假”泥潭。这3种手段依次为买包场票,造成每场上座率100%的虚假繁荣;排“幽灵”场,在零点至清晨6点时段内大量排片;花样包场,在正常营运时段,片方提前买下影厅里部分不受欢迎的位置,以冲高票房。

  值得深思的是,姜涛在辟谣“所有高票房影片都注水”的同时,却承认中国电影市场“偷漏瞒报”现象严重的事实。“有些影院为偷瞒票房,采用双系统、假系统、手写票、入场不给票等各种手段逃避统计,使全国电影整体票房受到损失。可以说,2015年中国电影的票房产出远大于440亿元。”而业内专家的话也能为姜涛所说的“偷漏票房”提供佐证:“人人都道如今的‘小镇青年,助推中国电影市场,可曾想过,忽然增长的小镇票房也许只是原先‘看不见,的被看见了而已? 只是因为数字院线的普及、售票系统的完善,杜绝了那些偷漏瞒报手段?”

  从表面看,这是一场关于中国票房究竟是“虚高”还是“漏报”的争论,但事实上,此论辩恰好暴露了中国电影市场数据部分失真的短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