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英·雄》在北大上演:续写英雄的奋斗青春

2023-10-15 16:25:00 来源:中工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革命年代,北大学生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今置身于新时代,我们更要接续奋斗、永远奋斗,不负伟大的时代。”走出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北京大学学生肖庆成感触良多。

  英雄是引领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灯塔。10月12日,“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走进北大系列活动举行,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株洲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排演的民族歌剧《英•雄》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北大教职工报之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不少年轻人眼中饱含热泪。

  “愿以吾辈之青春,佑我盛世之中华!”“两位英雄为革命牺牲时,均只有30多岁,他们用青春、鲜血为我们建立了新中国。”“《英·雄》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也鼓舞我们不断拼搏、不懈奋斗。”北大学子们赞不绝口。

  讲述热血故事,赢得年轻人共鸣

  《英•雄》讲述了缪伯英(英)和何孟雄(雄)的故事,他们都曾求学于北京大学,并参加由李大钊组织的党的早期组织,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缪伯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其丈夫为何孟雄,“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这对英雄夫妻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革命中两人先后就义,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

  《英·雄》以历史事实为背景,通过“初恋·俚歌”“热恋·酒歌”“苦恋·离歌”“生死恋·长歌”四幕,塑造了一对轰轰烈烈的“英”“雄”夫妻形象。内容曲折动人,充满了青春、热血、理想、信仰和可歌可泣的爱情、激情和深情。

  北大学生刘同学说:“北大走出了许多英雄,缪伯英和何孟雄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就是其中的代表。《英·雄》的故事,热血、励志,是青春应有的模样。”

  “革命先烈不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儿女也不知所终,让我最感动,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原解放 军 艺术学院政委乔佩娟说,“我看了《英·雄》后非常感动、很受教育。这是很好的一部正能量作品,让现代人真正知道我们的先烈是怎样奋斗的。”

  《英•雄》总导演黄定山介绍,该剧讲述的是以北大学生缪伯英和何孟雄为代表的、革命年代最时尚、最具先进理念的一群年轻人的青春热血故事,堪为当代青年楷模;这群革命者追寻真理、不懈奋斗,这也是当代青年的潮流。

  “少年中国,书生意气纵横愿。风雨血泪,万般衷情迎新生。长歌吹彻,坚贞肝胆鉴冰雪。乾坤朗朗,英雄不朽志长存!”有观众激动地留言道。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中,第一位女性党员缪伯英虽巾帼英气、精神超群,但由于牺牲过早,宣传不够,竟连同她的丈夫亦为革命英烈的何孟雄一起,如今已鲜为人知。这一“英”一“雄”,“英•雄”夫妻,既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珍贵的题材资源。“文艺工作者为他们树碑立传、传神写貌,塑造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形象代代相传、深入民心、弘扬光大,是神圣的天职。”

  本剧出品人、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主任肖鸿斌表示,北京大学热血青年、革命英雄的故事感人至深,这次把英雄的故事在北大百年讲堂演给北大的教职工和师弟师妹们看,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年轻人都能传承红色基因、矢志不渝奋斗。我们还将继续把《英·雄》演下去,播撒红色种子,接受更多的观众检阅,鼓舞新时代的人们继续奋斗,让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民族歌剧创作的可贵探索

  “在北大演北大英雄,很兴奋,也倍感责任重大。”缪伯英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王丽达激动地说:“创排演出《英·雄》,是学习英雄的过程,无数次受到心灵的震撼。作为文艺工作者,期待能多演出这样正能量、有艺术水准的剧目。”

  “要上高山那就莫怕风,要下大海呀就莫怕龙。好花不怕霜雪打,霜雪越打花越红哟……”《英·雄》全剧,大量湘东民歌、花鼓戏元素让观众惊喜不已,大筒、唢呐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引人入胜。不少观众在观剧结束后都不由自主地哼唱剧中的一些旋律。

  实际上,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民族歌剧,赢得市场和观众,难度很大。首先,用歌剧形式讲述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塑造鲜活的人物、讲述丰满的故事来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旋律,实属不易。其次,当前文艺娱乐形式十分多元,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眼光又十分挑剔,因此从一开始就为民族歌剧艺术创作设立了很高的门槛。

  “红色题材歌剧创作不能架空历史,更不能随意改写历史,也不能脱离艺术性。”乔佩娟指出,我国民族歌剧出现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等时代经典,它们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深入群众、深入历史去挖掘灵感、讲好故事,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发扬。

  为此,该剧的导演、编剧、作曲、主演、服装、化妆等人员,多次深入革命前辈生活和战斗的基层一线,缪伯英亲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等各种历史细节纷至沓来……最终,革命岁月的青春、热血、理想、信仰贯穿全剧,焕发出强烈的震撼力。

  “歌剧要好听易传唱,不仅要有好故事,更要有好音乐。《英·雄》在学习借鉴西方歌剧的同时,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剧作曲杜鸣说。

  主旋律作品容易陷入“说教”的窠臼:歌词生硬直白、缺乏故事性。这方面,《英·雄》也做出了一定突破:故事娓娓道来,更有多个唱段歌词优美、曲调婉转,打动人心,易于传唱——“来不及留一张婚照,与你携手人生锦绣。没能够共一行书页,和你写尽天长地久”“握住你的手,握住了春风杨柳,握住你的手,握住了太阳的火热、月亮的温柔”……

  黄定山说,《英·雄》是一部具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史诗品格的民族歌剧,在戏剧结构上融合了传统与非传统的结构方式,呈现出一种多散点的散文式的传记人物美学特征,这是中国民族歌剧多样化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

  “诚如总导演黄定山所述,他在‘新婚’‘二七大罢工’‘五卅声援大游行’等重点段落中,既在纵向上注重继承创新中国民族歌剧的优秀历史传统,‘各美其美’,并以此为本;又在横向上注意‘美人之美’,学习借鉴外国歌剧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功经验和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还努力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向中华戏曲(如花鼓戏)、湘东民歌以及唢呐、大筒等民族乐器汲取营养。唯其如此,《英•雄》既有浓郁的民族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感。”仲呈祥指出,《英·雄》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觉醒,更昭示出当今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一条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塑造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形象

  “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礼赞英雄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株洲是一块红色的沃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何孟雄就是其中一位。

  回顾创作经历,肖鸿斌回忆,那是几年前他们在“送戏下乡”时,听闻了两位共产党员的故事,演员们都深受触动。

  与此同时,当时网络上调侃、戏谑、丑化英烈的事件屡屡出现,极大地伤害了人民的感情,“爱国主义从来都是我国的主旋律,崇拜英雄也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扬的优秀传统,我们文艺工作者理应承担起为英雄正名、扬名的历史责任,引导人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

  “1990年原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歌剧观摩演出就在株洲举行,株洲也素有‘音乐之城,歌剧之乡’的美称,诞生了荣获文华奖的歌剧《从前有座山》、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歌剧《沥沥太阳雨》等经典作品。”肖鸿斌说,我们应该创作出大型的歌剧作品,弘扬英雄事迹,铭记英雄功绩,歌颂英雄精神。

  创作团队不分寒暑,在各地广泛搜寻两人的历史资料,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初步的剧本创作。2017年,歌剧《英•雄》从全国143部歌剧中脱颖而出,入选原文化部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中9部重点扶持剧目,也是9部剧目中唯一一部由地级市院团创排的剧目。

  评委表示,《英•雄》以历史事实为背景,塑造出一对可歌可泣的“英雄夫妻”,是一个很好的红色题材,凝聚了正能量。

  如今,随着《英•雄》的第八十场演出在北大百年讲堂的上演,《英•雄》的故事深入人心、英雄的形象巍然矗立、英雄的精神代代传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