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对于余华而言,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探索先锋小说的系列作品之一,通过对中国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和拆解,展现人性深处某种“恶”和生活的荒诞性。这篇小说被公认是余华最难影视化的作品之一,连张艺谋都尝试过但最终望而却步了。因此,当华语艺术电影新秀魏书钧将《河边的错误》搬上大银幕时,得到了业内和影迷的强烈期待。 对魏书钧而言,《河边的错误》是他在创作上的一次重要转型。他前两部作品《野马分鬃》《永安镇故事集》都是从自身学习和从事影视专业时的经历挖掘故事,写实之余还有一点黑色幽默,但这一次,他是要改编名家的作品。能否结合文本给自己的表达找到合适的方式,在拍出原著精华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风格,成为最大挑战。 魏书钧选择在形式上下足功夫。《河边的错误》采用胶片拍摄,一开场的画面就让人瞬间穿越回了上世纪90年代——魏书钧本人也是90后。影片把原著阴郁、秀美的南方小镇还原得不错,视听语言堪称魏书钧职业生涯最佳表现。在演员阵容上,魏书钧起用朱一龙饰演影片灵魂人物——刑警马哲,这当然有出于市场回报的考量,但不得不说,朱一龙的形象很符合那个年代,其表演也跟前几部作品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质感。 在小说基础上,电影对马哲、马哲妻子、局长、许亮等角色都有不同程度的细化,使得时代氛围的营造更加具体可感。其中最出彩的人物,当属许亮。相比之下,马哲、马哲妻子、局长等角色的塑造则单薄得多。马哲无非就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压抑警察形象,最后让他陷入疯狂的原因是什么、他的疯狂意味着什么,电影没有说。事实上,这部电影没有说的东西太多了。影片在前半段还是侦探类型片的路数——案件发生、警察介入、展开调查,但悬疑性很快随着案情的过分简单而坍塌。如果冲着类型片来看的观众,估计会因为不够紧张精彩而失望。同样,如果是冲着魏书钧艺术表达来看的影迷,也会因为影片在表达上的晦涩模糊而不知所云。整部作品看着制作考究、不明觉厉,实则隔靴搔痒,无论时代的症候、人性的暴力还是生活的荒诞,都表达得不痛不痒。影片结尾的超现实桥段,虽然形式感做足了,但看不出对全片的表意有何升华作用,反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此外,魏书钧是时候压一压他在作品中无节制加入迷影元素的喜好了。片中把警察办公点搬进当时无人问津的影院,招牌上的“电影”二字被拆下来掉到地上,还有片尾燃烧的摄影机……这些桥段不仅与影片主要内容脱节,也流露出创作者浓浓的自恋心态。本报记者 袁云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