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6日,上午11点,烈日炎炎。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小院里,早早就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等待当天下午1点开映的《美国往事》放票。 这部票价为120元的经典电影,共卖出了600张票,单场放映票房就达72000元。即便除去版权费、设备运转费、人工费等成本支出,收益仍然可观。 “这部长达4个多小时的经典艺术影片,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时就一票难求,这次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特地加映的。”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愿意买票进电影院看艺术电影的观众并不在少数。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上,共展映了《爆裂鼓手》《少年时代》《利维坦》等影片391部,放映1275场,观影人次超30万,票房则高达约1800万元。 每当北京国际电影节或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重映《教父》《2001:太空漫游》等经典艺术电影时,观众总会在短时间内把票一抢而空,甚至还有观众在影厅最后一排站着看完影片。 这看上去有巨大的空间。然而,中国却至今没有专业艺术院线去满足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目前能看到的,只有一些零星的尝试。 在北京,有公益性质的中国电影资料馆从1996年开始放映艺术电影,还有商业化运作的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卢米埃影城等少数几家商业影院,常年放映艺术电影;在上海,上海艺术电影联盟联合四条院线、十家影院定期放映艺术影片;而在全国的二三线城市,种类繁多的各种艺术影展也不时举行。 然而,一家影院要想纯粹靠艺术电影存活,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可能性微乎其微。艺术影院除了片源稀缺,还面临着商业片夹击、不成熟市场的考验以及匮乏的支持政策。
从电影资料馆开始 1996年,位于北京小西天的中国电影资料馆(以下简称“资料馆”)影厅正式对普通公众开放,主要公映艺术电影。 自媒体“人间电影指南”创始人、《大众电影》副主编徐元从2000年开始混迹资料馆。他告诉本刊记者,早年资料馆每周四放映两部馆藏片,票价不高,但观众始终不多。“除了少数片,基本上座率就一半,甚至更少。而那时候的排片也并非全是艺术电影,通常是一部好莱坞热门片与一部外国文艺片组合。” 到了2007年,这样的艺术电影放映模式形成常态,资料馆两个影厅每天放映2场,积累了不少粉丝。2014年,位于百子湾的北京电影资料库也对公众部分开放。 沙丹介绍说,目前资料馆每周有15部左右的放映量。然而,这样的常态放映并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作为电影“国库”,资料馆的片源的确令人艳羡,但其主要职责是收集、修复、研究和保存电影档案,而并非展映。 更重要的是,这种常态放映赚不了钱。“不是每部片都像《美国往事》那样卖座,大部分电影票房都不会很好。低至10元、20元的票价,再算上各种成本,一半以上的电影放映都是亏本的。”沙丹说。 |